生物質鍋爐管束積灰的原因分析與防治措施
來源:admin 發布時間:2025-03-11 10:09:58 瀏覽次數:170次
生物質鍋爐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設備,在運行過程中常面臨管束積灰問題,這不僅影響鍋爐熱效率,還可能導致設備腐蝕和運行故障。一、生物質鍋爐管束積灰的成因1. 燃料特性灰分含量高:生物質燃料(如秸稈、木屑)灰分含量通常在5%-20%,遠高于燃煤,燃燒后灰分易沉積在管束表面。灰分成分復雜:生物質灰分中含有鉀(K)、鈉(Na)、氯(Cl)等元素,易形成低熔點化合物(如KCl、Na?SO?),在高溫下熔融并粘附在管束上。2. 燃燒條件燃燒溫度過高:高溫下灰分熔融,粘附在管束表面形成初始積灰層。配風不合理:過量空氣系數過大或過小,均會導致燃燒不充分,增加煙氣中未燃盡顆粒物含量。3. 煙氣特性煙氣流速低:流速過低時,灰分顆粒易沉積在管束表面。溫度差:高溫煙氣與低溫管束接觸時,灰分顆粒因兩者溫差凝結。4. 設備設計管束布置不合理:管束間距過小或排列方式不當,易形成灰分堆積死角。吹灰裝置不足:吹灰器數量不足或布置不合理,無法有效清除積灰。二、管束積灰的危害熱效率下降:積灰層阻礙熱量傳遞,降低鍋爐熱效率,增加燃料消耗,出力不足。設備腐蝕:積灰中的氯、硫等元素在高溫下與金屬反應,導致管束腐蝕。運行故障:積灰堵塞煙道,增加煙氣阻力,導致鍋爐停爐。安全隱患:積灰層過厚可能引發局部過熱,導致管束爆裂。三、防治管束積灰的措施1. 燃料預處理降低燃料灰分含量:通過篩選等方式減少燃料中的雜質和灰分。2. 優化燃燒條件控制燃燒溫度:通過調整配風比和燃料供給量,將燃燒溫度控制在合理范圍3. 改進設備設計優化管束布置:增加管束間距,采用錯列布置方式,減少積灰死角。增設吹灰裝置:在易積灰區域增加吹灰器數量,定期吹掃管束表面。4. 運行管理優化定期清理:制定嚴格的清灰計劃,定期清理管束積灰。在線監測:安裝煙氣溫度、壓力監測、氧含量檢測裝置,實時調整運行參數。
上一篇:博宇同軸體換熱器成功打入美國市場
上一篇:燃煤鍋爐與燃氣鍋爐的區別